
井陉皆山书院的西侧是一个曾经繁忙的电机厂,如今却已是废弃的状态。从外面的铁门远远望去,那些老旧的厂房显得摇摇欲坠,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过去的辉煌和如今的凋零。这个地方在当年是井陉县的县衙,承载了无数历史的记忆。
井陉县衙旧址坐落于老城的东北角,总占地面积超过30亩,曾经是这座城里最大的建筑群之一。从南到北依次排列着衙口、仪堂、大堂、二堂和内宅,共五组建筑,气势恢宏。县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洪武九年(1376年),由当时的知县刘谦所创建,直到清末依然被沿用。解放后,这里还曾作为井陉县政府的办公地点,一直持续到1958年。
井陉县衙的老照片记录下了那段辉煌的岁月,让人不禁感慨。然而到了1977年,由于机电厂的扩建计划,原有的建筑群全部被拆除,如今在旧址上仅留存下一栋民国时期的平房,着实令人惋惜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抗日战争时期,县衙曾作为日伪军的驻扎地,现今被认定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而县衙旧址本身也被列为井陉县的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展开剩余37%
为了满足当时的防御需要,伪军在县衙的内宅后方还特别修建了一座炮楼。这座炮楼的构造相当坚固,采用石块砌成,内部则是水泥浇筑的,墙壁厚重而结实,整个建筑高达六层。地下有多个窑洞,通风良好,而窑洞的上方则修建了30多间房屋,顶部布置了三层的火力网,充分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军事防御设计和策略。(冀302,2023.02.12)
发布于:天津市
千层金配资,十大炒股杠杆平台排行,云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