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商家的 “少辣” 有自己的想法
我在备注里写 “少辣,微微辣,一点点辣就行,吃不了辣”,结果打开外卖盒的瞬间,辣椒籽像撒了把芝麻似的铺在表面。打电话给商家,老板特真诚:“我们厨师说,这点辣就像给菜挠痒痒,绝对符合‘少辣’标准。” 我边哈气边想,怕不是厨师长的味觉早被辣椒腌入味了。
2、外卖员的特殊叮嘱
收到麻辣烫时,外卖小哥特意嘱咐:“商家说你要少辣,他们特意减了半勺辣椒。” 我感动得热泪盈眶,吃第一口就发现不对劲 —— 这哪是减了半勺,分明是把辣椒罐直接扣里了。后来才知道,他们家的 “半勺” 是用炒菜锅舀的。
3、辣出地域差异
湖南朋友来我家,我帮他点外卖时特意备注 “少辣,广东辣”。餐送到后,朋友尝了一口,脸都绿了:“这叫少辣?我们那的魔鬼辣都自愧不如!” 我尝了尝,当场辣到冲进卫生间漱口,现在终于明白,广东辣在商家眼里可能是 “辣椒精自由”。
展开剩余79%4、同事的神救援
在公司点了份号称 “少辣也美味” 的冒菜,结果辣得我在工位上直扇风。邻座同事递来一瓶牛奶,说这是解辣神器。我猛灌两口,发现是过期三天的酸奶,现在不仅辣得哈气,还得担心明天会不会窜稀,真是雪上加霜。
5、和客服的无效沟通
“你们家的少辣比火锅还辣!” 我对着客服咆哮。客服发来一个委屈的表情包:“亲,我们的少辣是相对于特辣而言的哦,特辣会放整根辣椒,少辣只放半根呢。” 我看着碗里堆成小山的辣椒段,严重怀疑他们对 “半根” 有什么误解。
6、辣到出现幻觉
吃了口超辣的米线,我感觉舌头在燃烧。恍惚间看见米线里的青菜在跳踢踏舞,香肠在对我做鬼脸,连汤里的辣椒都在朝我比耶。缓过神来才发现,是辣得眼泪模糊了视线,哈气的频率比打气筒还快。
7、给猫咪的 “惊喜”
备注少辣的烤鱼到手后,我辣得直吐舌头,家里的猫凑过来好奇地闻了闻。我心想给它尝一小口没事,结果猫舔完直接原地蹦了三尺高,对着饮水机疯狂扒拉,现在看见我拿外卖就躲床底,估计是留下心理阴影了。
8、开会时的社死现场
带着超辣的外卖进会议室,本想趁间隙偷吃两口,结果一打开就被辣气呛得咳嗽不止。老板停下来关切地问:“你没事吧?” 我刚想说话,辣劲直冲脑门,对着老板连哈三口气,唾沫星子差点喷他脸上,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得能听见针掉地上。
9、外卖备注的千层套路
为了让商家明白我要的少辣程度,我在备注里写:“少辣 = 辣椒精 0.5 滴 + 干辣椒 1 根 + 小米辣 0 颗,谢谢。” 结果到手的麻辣烫里,老板用便签纸画了个辣椒,旁边写着:“按您的要求放了,就是可能手抖多撒了点辣椒面。” 我现在严重怀疑他是故意的。
10、辣到解锁新技能
被辣得说不出话时,我发现自己能用哈气的节奏打拍子。“呼 — 呼 — 呼哧” 正好对上最近很火的神曲旋律,室友录下来发朋友圈,配文 “被辣椒逼出来的音乐天才”,现在我成了朋友圈的新晋搞笑博主。
11、和商家的辣椒赌约
“你这哪是少辣,分明是想谋杀!” 我气冲冲地说。商家不服:“不可能,我让厨师亲自尝了,他说一点都不辣。” 后来才知道,他们家厨师是四川人,顿顿无辣不欢,舌头早就百毒不侵了。我提议让他来尝尝,他却说怕辣到影响做菜,真是双标得离谱。
12、辣到怀疑人生
边哈气边思考:为什么我一个不能吃辣的人,总被 “少辣” 的外卖欺骗?难道是我的味觉出了问题?直到看见隔壁桌大哥吃着同款外卖,边擦汗边说 “这少辣太温柔了”,我才明白,不是我味觉有问题,是我和这个世界的辣度认知不在一个频道。
13、给外卖员的差评威胁
“再这样我就给差评了!” 我对着外卖员放狠话。他淡定地掏出手机:“你看,商家特意交代,如果客户说辣,就给他看这个。” 屏幕上是厨师举着空辣椒罐的照片,配文 “今天辣椒放多了,不好意思但不退钱”,我竟无言以对。
14、辣出健身效果
辣得实在受不了,我在屋里来回踱步,哈气的动作像在做呼吸训练。半小时后居然出了一身汗,称体重发现轻了半斤。朋友说这是 “辣椒减肥法”,建议我天天点超辣外卖,我看着镜子里通红的脸,觉得还是胖着吧。
15、和朋友的视频惊魂
和朋友视频时,我正吃着超辣外卖,辣得眼泪直流。朋友吓得大喊:“你怎么了?被人欺负了?” 我想解释却只能发出 “呼哧呼哧” 的声音,她直接报警说我被绑架了,最后警察上门时,我还在对着外卖哈气,场面一度十分尴尬。
16、商家的反向操作
备注 “少辣” 后,我特意加了句 “我是孕妇,吃不了辣”。本以为商家会体谅,结果到手的外卖里放了个辣椒形状的玩偶,附纸条:“给宝宝提前适应辣味,从小培养四川胃。” 我摸着肚子,突然有点担心孩子出生后会不会自带辣椒属性。
17、辣到发明新语言
被辣得说不出话,我只能用手势和家人交流。指指嘴巴,摆摆手,再哈两口气,我妈以为我被鱼刺卡了,我爸以为我中了邪,最后还是我弟懂我:“姐,你又被‘少辣’的外卖坑了吧?” 看来这种痛苦已经成了我们家的共同认知。
18、外卖平台的奇葩回复
投诉商家辣度不符,平台客服回复:“经核实,商家确实放了少辣,可能是您的耐辣程度比较特殊呢。建议您下次备注‘不要辣’哦。” 我看着 “少辣” 两个字,突然觉得自己像个无理取闹的傻瓜,合着错的不是商家,是我的舌头不够坚强。
怎么样,这些因为 “少辣” 引发的闹剧是不是让你笑出了声?其实生活里这种哭笑不得的外卖经历还真不少,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 “辣” 事?赶紧在评论区分享出来,让大家乐一乐,顺便也让我知道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总被商家的 “少辣” 套路啊。要是觉得这些段子够逗,也别忘了转发给同样爱点外卖的朋友,让他们也开心开心~
发布于:广东省千层金配资,十大炒股杠杆平台排行,云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